您当前的位置:必康网>前列腺疾病>慢性附睾炎是绝症

慢性附睾炎是绝症

更新时间:2017-09-25 20:41:33 阅读0

治疗方法

  一、慢性附睾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明显影响。目前慢性附睾炎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慢性附睾炎是指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单侧或双侧阴囊、睾丸或附睾疼痛,体检时可确定疼痛的来源定位于一侧或双侧附睾。这一定义主要从临床表现上进行描述,因而包括了各种病因和病理类型。狭义的慢性附睾炎以慢性炎症作为主要的病理改变,排除结核杆菌等特殊病原体以及药物、系统疾病等因素所导致的附睾疼痛或不适。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某些感染(如衣原体感染)可直接导致慢性附睾炎,急性感染后迁延不愈而导致的慢性附睾炎已被学者认同,尿路感染是慢性附睾炎的潜在诱因。

  二、治疗

  对于症状轻、持续时间短的患者,可等待观察。给予抬高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理疗等可缓解症状。同时注意避免诱发和加重的因素,如房事过度、长时间坐骑等。

  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但目前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同时应重视前列腺的综合治疗。

  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作附睾切除,这是缓解症状的最后手段。

  三、预后

  慢性附睾炎反复发作者除了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问题外,一般无其他严重后果。

鉴别诊断

  1.附睾结核

  表现为附睾硬结、疼痛。患者多有泌尿系结核病史,其输精管增粗、变硬,呈串珠样改变。附睾结节则多位于尾部,质硬、不规则,有时还与阴囊皮肤粘连、溃破并形成流脓窦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抗酸杆菌。

  2.精液囊肿

  也表现为附睾有结节,但结节多位于附睾头部,表面光滑,无压痛。B超可见附睾头部有囊性占位。

  3.阴囊内丝虫病

  表现为附睾结节伴阴囊疼痛。但患者有丝虫感染史,阴囊内结节常有数个,多在精索下端及附睾头部,夜间采血可查到微丝蚴。

  4.附睾肿瘤

  也表现为附睾肿块,有时可出现阴囊胀痛。但肿块多位于附睾尾部,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质地坚硬。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3~4天)应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可减轻症状,自制较大的带棉花垫的阴囊托使用起来会更舒适。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二、物理治疗

  托起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理疗等或直接使用托脉林可缓解症状。重视附睾炎的综合治疗。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做附睾切除。

  三、中医治疗

  1.大补阴丸

  黄柏、熟地各15G,知母、龟板各12G,猪脊髓1匙(蒸熟兑服),银花30G,荔枝核20G。水煎服,每日剂,10天为1疗程。功能滋阴清热,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据报道,有人曾用此方治疗急性附睾炎10例,慢性附睾炎7例,慢性附睾炎缕发鞘膜积液1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2.加味枝橘汤

  柴胡、赤芍、川楝子、胆草各10G,荔枝核、广橘核、泽泻各12G,茵陈20G,秦艽、车前子各15G,生甘草6G。每日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本方疏肝理气,化湿清热。主治附睾炎。据临床报道,16例附睾炎患者,经本方加减治疗,痊愈9例,有效7例,均在1~2疗程见效。

  3.柴橘乌贝汤

  柴胡、乌药、青皮各6G,橘核、附片各9G,海藻、大贝母、白芥子各12G。水煎服,每日剂。主治附睾炎。有人曾用本方治疗附睾炎多例,均获良效。一般服药7~10剂即告痊愈。

  4.生姜外敷方

  老生姜适量。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清水洗净,横切成约0.2cm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6~10片敷于患侧阴睾,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更换1~2次,直至痊愈为止。治疗期间不用抗生素,疼痛难忍者适当使用镇痛剂。功可消肿散结,主治急性附睾炎。

  临床报道用此方共治疗28例。敷药3天有14例痊愈(自觉症状消失,负痛消失,附睾消肿)第4天10例愈,另4例敷药后5天痊愈。

  度重视,选择专业正规医院及时治疗。

  5.附睾汤

  虎杖20g,夏枯草、萆薢、乳香、没药、川芎、白芍、桃仁、当归各10g。若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加滑石、瞿麦、金银花各10g;肾阴不足,去萆薢、夏枯草,加熟地20g,石斛、续断各10g,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功能利湿祛毒,活血化瘀,主治湿热下注,瘀血阴滞之慢性附睾炎。

治疗方法

  对于症状轻、持续时间短的患者,可采用抗生素等早期治疗。局部给予抬高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有生育要求者禁用)、理疗等可缓解症状。同时注意避免诱发和加重的因素,如房事过度、长时间坐骑等。但也要有性生活,最好保证3-5天一次,将有炎症的液体积极排出体外,促进好转。

  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但目前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

  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经久不愈或反复复发,且无生育要求者,方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作附睾切除,这是缓解症状的最后手段。

  1、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附睾炎,一般采用大剂量治疗;慢性附睾炎也可应用。

  2、物理治疗:用专门的理疗仪器治疗;或对局部进行热敷或者红外线照射,晚上睡觉时抬高阴囊,洗澡时热水坐浴等。

  3、对症治疗:如疼痛严重者,可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有高烧者,服用退热药。

  4、手术治疗:如果慢性附睾炎反复发作,可考虑做附睾切除,以彻底治疗。或施行附睾被膜切开减压术,预防睾丸坏死。

  5、中药治疗:济生固气方,经由独特配伍而成,辩证治疗 一人一方,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急性期总有效率100%,慢性组总有效率91.6%。该方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行气、解毒消痈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阴囊疼痛,消除附睾炎症,恢复附睾正常形态与功能。

附睾炎的饮食防治法

  (1)鲜海蚌肉50克,煮汤食之,每日1次。

  (2)粳米50克,丝瓜1条,煮粥食之,每日1次。

  (3)鲜马鞭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4)血见草、黄药子各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5)肾经草18克、升麻15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6)刀豆仁4粒、白醋适量。刀豆仁捣烂,用醋调匀,敷患处,每日数次。

  (7)小茴香、苍耳子、杜仲、丝瓜络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8)薰洗法:茄子1个及茄根、叶适量,共同煎水薰洗患处,每日2-3次。

  (9)鲜连钱草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10)胡椒7粒研粉,用白面调成糊状,摊于青皮上,贴会阴部。

  (11)七叶一枝花根茎适量,研成粉后用酒或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2次。

  其他

  1.黄柏、熟地各15G,知母、龟板各12G,猪脊髓1匙(蒸熟兑服),银花30G,荔枝核2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功能滋阴清热,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据报道,有人曾用此方治疗急性附睾炎10例,慢性附睾炎7例,慢性附睾炎缕发鞘膜积液1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2.柴胡、赤芍、川楝子、胆草各10G,荔枝核、广橘核、泽泻各12G,茵陈20G,秦艽、车前子各15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本方疏肝理气,化湿清热。主治附睾炎。据临床报道,16例附睾炎患者,经本方加减治疗,痊愈9例,有效7例,均在1~2疗程见效。

发病原因

  附睾炎是中青年男性较常见的疾病,是由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致病菌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造成的,因此,本病多继发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或发生于尿道器械操作或长期留置导尿管后,以逆行途径引起感染者多见。 如果慢性附睾炎为双侧,可导致不育。 病人可触及阴囊内有一肿块,附睾增厚并增大,有或无压痛,触诊极易将附睾与睾丸区分开,精索往往增粗,有时输精管直径增大,前列腺变硬并有纤维化,前列腺液常可见脓细胞,尿液分析可显示继发于前列腺炎的感染。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感染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引起附睾炎的因素。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常见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沙眼衣原体也可引起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此外,细菌侵入附睾也可经淋巴管或经血行感染引起附睾炎,但少见。由于射精管开口在前列腺窝,排尿时尿道压力可将尿液逆流进射精管。

临床表现

  慢性附睾炎比急性附睾炎多见,部分病人系急性期未能治愈而转为慢性。 多数病人无急性发作史而常伴慢性前列腺炎。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有阴囊疼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查体可触及附睾轻度肿大,变硬并有硬结,局部轻压痛,同侧输尿管增粗,慢性附睾炎常可急性发作。

  慢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因霉菌、螺旋体、寄生虫感染造成,例如睾丸梅毒即较多见;既往有睾丸外伤史者,可发生肉芽肿性睾丸炎;睾丸局部或全身性放射性同位素磷照射,也可发生慢性炎症,破坏睾丸组织。

  临床表现为:睾丸呈慢性肿大,质硬而表面光滑,有轻触痛,失去正常的敏感度,有的睾丸逐渐萎缩,严重者几乎扪不到睾丸,但附睾相对增大。多数病例炎症由附睾蔓延至睾丸,二者界限不清。双侧慢性睾丸炎者常可造成不育。

治疗方式

  慢性附睾炎(chronic epididymitis)可由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未彻底治愈而迁延,也可以无急性期,系长期轻度感染所致。部分病例继发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和感染途径与急性附睾炎相似。

  对于症状轻、持续时间短的患者,可等待观察。给予抬高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理疗等可缓解症状。同时注意避免诱发和加重的因素,如房事过度、长时间坐骑等。

  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但目前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同时应重视前列腺的综合治疗。

  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作附睾切除,这是缓解症状的最后手段。

疾病分类

  根据病因慢性附睾炎分为三类。

  第一类,慢性炎症性附睾炎,指伴有异常肿胀、硬结及其他炎症表现的疼痛或不适。该类又分为六个亚型,包括感染性(如衣原体)、感染后性(如急性细菌性附睾炎的迁延不愈)、肉芽肿性(如结核病)、药物诱导性(如胺碘酮)、综合征相关性(如Behcet病)以及特发性(如无明确病因的炎症);

  第二类,阻塞性慢性附睾炎,指伴有先天性、获得性或医源性的附翠或输精管梗阻所致的疼痛或不适(如先天性梗阻或输精管结扎术后瘫痕形成);

  第三类,慢性附睾痛,指触诊附睾形态质地正常,无明确病因的附睾痛或不适。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大类 。

  急性附睾炎发病较急,表现为患侧阴囊坠胀不适,局部疼痛严重,甚至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并伴有全身不适及高热。查体:患侧附睾肿大,触痛明显。炎症较重时,可波及睾丸,阴囊皮肤可发生红肿。

  慢性附睾炎比急性附睾炎多见,部分病人系急性期未能治愈而转为慢性。 多数病人无急性发作史而常伴慢性前列腺炎。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有阴囊疼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查体可触及附睾轻度肿大,变硬并有硬结,局部轻压痛,同侧输尿管增粗,慢性附睾炎常可急性发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