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必康网>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术后难逃性无能

前列腺癌术后难逃性无能

更新时间:2012-10-12 09:14:17 阅读0

最近,台湾知名作家,现年67岁的李敖先生因患前列腺癌,医生给他实施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岛内外对其手术康复情况甚为关注。同时人们也对前列腺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诸多疑问,特别是手术与性功能障碍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前列腺癌多数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在欧美及黑色人种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极高,死亡率位居所有男性癌症的第一或第二位。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则要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据1984年北京地区统计,前列腺癌在10万人中的发病率为0.75%,为美国的1/90;死亡率为0.59%,为美国的1/1800。近几年来,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数有所上升。据上海市的统计数字显示,现在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上世纪60年代增加了50%以上,并且有迅速上升的趋势。所以,认为前列腺癌与中国人没有多大关系的观点已属片面,老年男性非常有必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只是从各种临床现象中发现,体内性激素水平与前列腺癌关系密切。例如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在青少年时期丧失了睾丸功能者,或原有双侧睾丸发育不良的人,就不会发生前列腺癌。许多前列腺癌患者在双侧睾丸切除后,由于血中雄激素水平的下降,肿瘤可以得到明显的抑制。体外实验也发现雄激素可刺激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发育。

但是,前列腺癌的真正致病因素仍然不是很清楚。近年来,一种新技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已可诊断出大多数早期的前列腺癌。但是早期前列腺癌没有症状,早期患者的发现仍需靠医生对前列腺癌的警惕或筛查。目前最为大家接受的方法是,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必须由泌尿专科医师做一次前列腺肛门指诊及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

医生常常依据前列腺癌的侵犯程度和扩散范围,将其分为四期。

第一期(a期),癌肿局限于前列腺组织中,临床上没有症状,只是在尸检或前列腺标本的病理检查中偶尔发现癌肿。这种癌变多属于潜伏性,恶性程度很低,患者的寿命与正常同龄人相似。不过,它也可以发展到其他各期。

第二期(b期),癌肿只局限于前列腺组织内,直肠指检可以摸到,b超或ct检查也可以发现,一般没有淋巴结转移,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可升高。

第三期(c期),约40%的前列腺癌在查出时都属于第三期。癌肿已经侵犯到前列腺包膜之外,局部淋巴结也有转移,但尚无远处转移。

第四期(d期),常有骨骼及其他器官的转移。第三、第四期血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血清酸性磷酸酶均升高。早期或局部前列腺癌(b期以内)常采用前列腺根除手术或局部放射线治疗,对于预期寿命在十年以上的患者,手术根除治疗仍是最佳的选择。

众所周知,前列腺癌会影响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不论吃药还是手术治疗,都会对性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过去对于手术治疗存有顾虑,是因为手术治疗后尿控制及性功能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术后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5%~95%,使得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严重变差。

近年来,对盆腔解剖及阴茎勃起生理的进一步了解,和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手术后尿失禁率已减至5%以下。如果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手术时可考虑保留与性功能有关的神经,也可以使半数的患者术后仍保留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