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必康网>尿道炎>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病因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病因

更新时间:2014-04-28 09:35:50 作者:百姓健康网 阅读0

(一)发病原因

目前已证实,至少有两种病原微生物参与本病的发病,即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也发现其他一些微生物与本病有关。

本病亦可能由一些非性传播的病因导致,细菌性尿道炎可以继发于上泌尿道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包茎及尿道插管等,此外,先天性畸形,化学性刺激,肿瘤和某些过敏因素也可导致尿道炎,全身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尿道炎,还没有证据表明手淫,饮用咖啡,酗酒,某些食物,性行为过少或过频会引起尿道炎。

历史:人类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疾病,古人即已发现,首次从生殖道分离到衣原体则是在1959年,Jones,Collier和Smith,他们从一位新生儿眼炎婴儿之母的子宫颈发现沙眼衣原体,1964年,第1次从与结膜炎有流行病学关系的男子尿道中发现衣原体。

病原学:沙眼衣原体是NGU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据美国CDC报道,NGU患者中,25%~55%的病例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ochomatis,Ct)引起,20%~40%的病例由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2%~5%的病例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偶尔是NGU的病因,尚有少数病例病因目前尚不明了。

1.衣原体 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致病,其中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

沙眼衣原体含4个生物变型(生物型)(biovar),可能是不同的微生物,鼠和猪亚型尚未发现感染人类,第3种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的生物型,即LGV型,第4种生物型(沙眼型)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和沙眼。

沙眼生物变种又可分为A~K 12种血清变型(血清型)(serovars),A,B,Ba,C 4种血清型引起沙眼,D~K 8种血清型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LGV可分为L1,L2,L3 3种血清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衣原体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颗粒结构,一种为始体(initial body,繁殖型),呈圆形或卵圆形;另一种为原体(elementary body,感染型),呈球型,每个发育周期约需40h。

衣原体对热敏感,56~60℃仅能存活5~10min,在-70℃可保存数年,0.1%甲醛或0.5%苯酚(石炭酸)可将衣原体在短期内杀死,75%乙醇在半分钟内即可将衣原体杀死。

2.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neumonie,Mp),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前者引起肺炎,后者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支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壁及前体,形态呈多形性,属于软皮体纲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大小为0.2~2.3µm,很少超过1.0µm,支原体由二分裂繁殖,形态多样,基本呈球形和丝形,支原体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用培养基培养,营养要求比细菌高。

生殖支原体是新近被发现的支原体,它是由Tully等于1981年首先从两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标本分离出来的,有资料表明,生殖支原体是泌尿道和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具有性传播性,而且泌尿道和生殖道可能是生殖支原体寄居或感染的原发部位,由于生殖支原体体外分离培养显示其生长缓慢,需要的营养成分复杂,所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生殖支原体非常困难,目前,生殖支原体的检测主要通过PCR方法。

支原体对热抵抗力与细菌相似,但有些支原体抵抗力较差,如45℃,15~30min或55℃,5~15min即被杀死,用苯酚或来苏儿易将其杀死,支原体在无糖培养基中用石蜡封盖后,在37℃下可存活1个月,低温或冷冻干燥可长期保存。